由中国纺织品进出口商会和中国中丝集团有限公司共同主办的2019(香港)中国丝绸交易会日前在香港落下帷幕。与会中外企业达成的丝类贸易占全球贸易的80%以上,绸缎贸易则占全球贸易的逾20%。 世界多家主要丝绸行业企业参加了本届交易会。据介绍,在21日至23日3天会期内,10余个来自丝绸主要贸易国家和地区的95家企业客商进行洽谈,包括意大利、瑞士、德国、日本、印度、泰国、巴西等,共达成3.5亿美元的出口意向。 交易会期间,还举办了首届“中国国际丝绸发展高端论坛”,来自海内外百余位企业家围绕国际丝绸贸易形势、行业健康发展及市场变化等主题深入交流,并就促进丝路文化交流和弘扬中国丝绸文化等议题进行了探讨。 中国中丝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王波表示:“在巩固、调整、提升丝绸贸易等传统业务的基础上,中丝集团将制定并实施新的转型发展战略,加速向实业化经营迈进,努力为传承丝绸文化、振兴丝绸产业、践行丝路精神、弘扬中华国粹作出更大贡献。”
日前,国家发布的数据显示,在2014年全年经济增速下滑的同时,劳动年龄人口比例也出现了连续第三年的下降。 据统计,16~59岁的劳动年龄段人口在2014年减少了371万人,降幅超过了2013年。 人口红利的消退也成为中国经济新常态的表象之一。人口红利应该说是支撑过去多年来纺织经济高速增长的重要力量,近年来逐渐消退也是明显趋势。不过,中国是不是已经达到拐点,目前还有争议,但普遍的看法是,过去那种认为劳动力供给会源源不断的看法现在已经改变了,人们看到更多的是劳动力从过剩逐渐走向短缺,在纺织行业这一现象更为明显。 纺织服装企业招工难这已经成为普遍的事实,每年的岁末年初,员工的流失都会让企业老板们着急上火,为员工买车票、送员工回家等措施目的只有一个:希望员工来年还能回来。如果回来还能带上一个两个,还会有奖励。即便如此,仍有不少年轻员工选择离开。老板都知道,订单减少不可怕,招不到员工才最为头疼。工资待遇低、工作环境差可能是年轻人不愿选择纺织企业的主要原因,而劳动力人口的减少又会让连年出现的民工荒愈演愈烈。